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

人工繁殖觀賞魚的價值

陶朱公曾說 : 搬有運無


我想這四個字道盡了商業的本質


農人雖然生產糧食,但是尚需倚靠鐵匠生產農具


所有的人僅能提供千萬人之一的供給,卻須從千萬人之處得到補助


從生產地  ( 有 ) 將產品搬出來運到無法生產的地方 ( 無 )


商人於是生焉


遠古,將稻米、蔬菜換成雞鴨魚肉


現今則以錢幣為媒介


氣候好壞、天災與否影響供給的多寡


技術良痞則決定獨占或分享


例如 Nokia 、摩托羅拉、Sony 等等公司早期均分市場


Apple 出來後技術領先,擁有了定價的權力


將來如果各家公司技術再趕上 Apple ,蘋果就會失去定價的權力


如果 " 搬有運無 " 是商業的本質


那麼 " 無中生有 " 就是商業的延伸了


早期的觀賞魚很多都是野生進口


因為路途遙遠、維生設備不良、包裝技術不佳


所以能撐到目的地的魚隻不多、生存下來的魚隻狀況也並不良好


價格因而高貴無比


現在,拜交通便利、技術優良、全球化之賜


可以輕易的將產地大量的魚隻運送到全球各地


這其中魚隻的價格反而並不是最主要的成本


運費、盤商、盤商的盤商、魚損 ........


佔掉了大半


當消費者端的魚隻價格高到某一個臨界點


會有很多人看到利潤所在而競相投入研發生產


只要生產費用可以比野生魚的管銷費用低廉


情況就會一面倒的向單方面傾斜


只要人工魚搶占到市場


野生魚是相對處於弱勢的


但是,有一種狀況是人工魚必須注意的 - 基因弱化


理論上來說,野生魚的基因庫應該是遠遠大於人工魚的


所以,野生魚擁有讓人驚艷的機會


只是,比例應該不高


當一個市場的需求到達飽和的時候


人工繁殖的競爭才剛要開始


這是一場外人看不見的廝殺


慘烈的狀況是深深潛藏在檯面下的


最早投入的人擁有技術的優勢、定價的優勢、降低成本的能力


當他到達經濟規模時,會和其他人形成很大的落差


至於野生魚


因為人工繁殖的關係而減少被捕獲的機會


觀賞魚產業是很小的產業


漁夫們也是相對弱勢的底層工作者


他既無法影響礦產的開採;也無法阻止雨林被砍伐


他只能被政治工作者拿來說嘴


表達一點廉價的人道關懷


我相信不管有沒有人工繁殖


雨林還是會一點一點被砍伐


如果有人工繁殖


至少還能多少留個 " 種 "


 


 


1 則留言:

  1. 我相信不管有沒有人工繁殖


    雨林還是會一點一點被砍伐


    如果有人工繁殖


    至少還能多少留個 " 種 "

    正解,人類何時才能夠覺醒來與地球共存共榮呢?

    回覆刪除